大自然中對人類最有益的生氣忌風喜水,這種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要留住它就要選擇藏風聚氣的地方。而在自然山水的各種形態當中,山環水抱之地就是藏風聚氣的理想格局。古代中國,大至京都王城,中至州縣邑府、小至鄉村聚落,基本上都是按照山環水抱的格局選址興建的。
以廣州為例,廣州北倚白云山,面臨珠三角平原,東江、西江、北江三江匯聚,珠江蜿蜒穿城而過,山川秀麗,格局宏偉,是典型的藏風聚氣福地。
我國不少歷史名城都經過了屢次變遷,今天的西安、北京城址已不是漢代和元代時的位置,只有廣州城兩千多年不變。在古代中國南方,不少城市的政治、經濟地位都曾在廣州之上,但現在都被廣州超越。廣州能兩千多年不衰,其地理上的優勢是原因之一。
山主貴,水主富。廣州的來龍從南岳至大庾嶺,從大庾嶺至白云山,浩浩蕩蕩奔騰千余里,形勢雄偉廣州既在三江總匯的地方,又與海洋相連,能吸納大海之氣。在以河流經濟為特征的古代,廣州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在人類社會已步入海洋經濟時代的今天,廣州的地理位置同樣也是得天獨厚。所以不論在古代還是現代,廣州作為南方政治、經濟中心的地位都不變。
歷史上的名人之宅都選在山環水抱的藏風聚氣之地,如百里奚、鄭玄、陶潛、謝玄、嵇康等人的住宅都是古人選址之佳例。
中國古代最好的住宅有兩處。一為山東曲阜孔子故宅,地居泰山之下,周圍洙泗二水交流,乃是平原得水之貴格,故其子孫福祚綿遠,兩千多年不絕。一為江西龍虎山張道陵舊宅,該宅臨碧溪,倚青山,有龍盤虎踞之勢,張道陵在此地居住修煉,其子孫承襲先輩名號63代,時間長達1900年。
但在現代都市,尋找真山真水的山環水抱的居住環境幾乎是不可能的。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當樓宇周圍的建筑物是山,馬路、高架路是水。如果樓房后有較高大廈作靠山,左右有大廈環抱擋風,前有馬路環繞而過,也可視之為山環水抱的格局。這種處在藏風聚氣格局中的樓房是首要的選擇。
因為氣乘風則散,所以風之害為選樓大忌。中醫學里,風被列為風、寒、暑、濕、燥、火六氣之首,六氣太過不及或不應時則變成致病邪氣,對人體危害甚大。因此,選樓的時候,對風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凡是附近左右無其他高樓擋風的孤峰獨聳樓和過分低矮及處于大廈低層的住房,不是風速太大就是空氣不流通,應避免選擇。
編號搜索: | ![]() |